《彼得前书》是一本写给受苦信徒的书信,带着温柔、坚定与极大的属灵盼望。
当时许多基督徒因信仰面临逼迫与误解,使徒彼得写下这封书信,鼓励他们:在患难中仍要持守信仰,在世上活出圣洁,因我们有永恒的盼望。
这卷书帮助我们学习如何在世界不友善的处境中,仍活出荣耀主的生命。
它不只属于初代教会,也深深呼应今天信徒在真实生活中的挣扎与盼望。
《彼得前书》的作者是使徒彼得,耶稣所拣选的十二使徒之一。
写作时间约为主后62–64年,地点可能是罗马(彼得称之为“巴比伦”)。
写作背景包括:
信徒因信仰受到罗马帝国社会和地方政府的排斥、辱骂、甚至迫害
初代教会中的许多信徒是外邦人,他们面临文化与信仰之间的张力
彼得鼓励信徒明白自己的“天国身份”,并在受苦中效法基督
这封书信充满了安慰、提醒与呼召,帮助信徒在世寄居的日子中活出属天的样式。
蒙召得救的盼望与身份(第1章)
重生得救、得着不能朽坏的基业
被召成为圣洁的子民
属灵生命的成长与见证(第2章)
信徒是“被拣选的族类,君尊的祭司”
呼吁在世人中行事端正
在关系中活出信仰(第3章)
劝勉妻子、丈夫、信徒彼此相爱
在受苦中持守良心、温柔回应
为义受苦的态度(第4章)
不要以受苦为羞耻,乃是与基督一同受苦的荣耀
准备好过分别为圣的生活
牧者与群羊的关系(第5章)
劝勉教会领袖要谦卑牧养
提醒信徒要警醒抵挡仇敌魔鬼
《彼得前书》充满属灵的智慧和实际的教导,对今日的基督徒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:
信仰不是逃避苦难,而是在苦难中彰显荣耀
信徒在世寄居,必然面对误解、拒绝,但我们要靠主刚强、以爱回应。
持守属天的身份
无论社会如何看我们,彼得提醒我们是“君尊的祭司、圣洁的国度、属神的子民”。
受苦是与基督有份的记号
在受苦中不灰心,反而成为我们信仰成长与见证的机会。
谦卑与彼此相爱
教会领袖与信徒都要彼此顺服、谦卑行事,在爱中建立基督的身体。
《彼得前书》是一本给受苦中信徒的“信心书信”,帮助我们在动荡中仍能站立得稳,在黑暗中仍能高举福音的光。
愿你在阅读这封书信时,重新被提醒你在基督里的身份、呼召与永恒的盼望。
无论你正经历什么,神的恩典必使你刚强,直到荣耀显现的日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