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民数记》是摩西五经的第四本,书名来自希腊文翻译的旧约《七十士译本》,根据本书1章及26章的两次人口调查(数点民数)而取。在希伯来文圣经里,本书没有正式书名。犹太人一1:1的一个字bemidbar来称呼它,意即“在旷野”。故此,本书可以说是一本“旷野的记事”,所载历史背景、内容信息、人情风俗,都和以色列人的旷野生活有关。以色列民离开埃及后,在旷野漂流了近四十年,《民数记》就是记载其中三十八年所发生的大事。
*取自圣经启导本
《民数记》很可能是在摩押平原撰写的,此时摩西领导以色列人从埃及出来,穿越旷野,来到了约旦河东的摩押平原。摩西在即将去世之前,将神的启示和以色列人在旷野中经历的种种考验记录下来,成为后人的律法和规则。
传统认为本书作者是摩西;书中有不少内证,例如「耶和华晓谕摩西说」或「照耶和华吩咐摩西的行了」等句子屡见不鲜,33章的旅程明显是摩西亲笔所记
两次人口调查将本书分成前后两部分。
前一部分1-21章,是在西奈旷野的人口调查,恩惠三十八年漂流生涯的简约记录。
第二部分是26至36章。以色列的大军已经驻扎在外约旦,摩西为新生的一代进行了第二次的人口调查。这几章也记录了进迦南前的各种安排。
中间插入的一段22-25章,是有关假先知巴兰的事。记载了他怎样三次咒诅以色列人不遂,咒诅反变成祝福,于是使用计策,叫以色列人与摩押女子行淫,拜摩押人的偶像,以致全民遭受神的惩罚。
《民数记》与《出埃及记》、《利未记》在所记历史上是交织相连的。三卷书应该放在一起来读。兹将三卷书所记载的大事,顺序列出。
出12:1——第一年正月十四(以离开埃及后算起)——会众守逾越节,离开埃及
出16:1——第一年二月十五日——会众来到汛的旷野
出19:1——第一年四月——会众来到西奈山
出40:1,17——第二年正月初一日——立起会幕
利8:1——第二年正月初一至初八日——祭司受圣职
民7:1-2——第二年正月初一至十二日——奉献会幕典礼
民9:1-5——第二奶奶正月十四日——守逾越节
民1:1-2——第二年二月初一日——第一次调查人口;在西奈山
民9:10-11——第二年二月十四日——补守逾越节
民10:11-12——第二年二月二十日——从西奈山起行,往巴兰旷野去
民22:1;26:3,33-50——第四十年——会众来到外约旦的摩押平原;进行第二次人口调查
*取自圣经启导本
《民数记》所记载的时期长达三十八年。以色列民在旷野流浪逐水草而居,靠吗哪养活,将近四十年。
《民数记》是《出埃及记》最后一章的继续。比较《民数记》1:1与《出埃及记》40:2,期间只差一个月。这一个月就是《利未记》所记载的神在会幕里向摩西颁布祭祀和洁净的条例。
书中重要的事事两次人口调查(数点民数),虽然所占篇幅不多(1-4章及26章),却是贯串全书的脉络。
第一次人口调查:在西奈山(1-4章);
第二次在三十八年之后。那是以色列民已经来到外约旦的摩押平原,在什停安营,预备越过约旦河,挥军直捣迦南的心脏。
调查人口有两个目的
第一是组织军队,预备作战,所以所数点的都是二十岁以上的男子。
第二个目的是为了组织全民。百姓人数二百万,扶老携幼,在旷野四处迁徙,须应付敌人随时的袭击,非有严密的组织和有纪律的生活秩序不可,参2章。
经过组织和整顿,假先知巴兰见到以色列民的扎营,也不禁赞叹说:“雅各啊,你的帐膨何等华美!以色列啊,你的帐幕何其华丽!如连接的山谷,如河旁的园子,如耶和华所栽的沉香树,如水边的香柏木。”(24:5-6)
除了人口调查,本书大部分内容是以色列人在旷野的生活记实,和神在此期间所颁布的典章律例。
*取自圣经启导本
神的指引和应许: 《民数记》中如何描述神如何引导和保护以色列人?他们如何回应神的指示和应许?
领导和服从: 摩西作为领袖的角色如何体现在故事中?以色列人对他的领导有何反应?他们对神的规定和命令如何服从?
旷野生活: 以色列人在旷野中的生活条件如何?他们面临了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?他们如何应对这些挑战?
律法和仪式: 《民数记》中描述了哪些律法和仪式?这些律法和仪式的目的是什么?
罚与赏: 故事中有哪些人物因服从神的命令而受到祝福?相反,有哪些人因违背神的旨意而受到惩罚?这些事件给我们什么启示?
信心和背叛: 以色列人在旷野中的信心如何被考验?有哪些事件显示了他们的坚定和背叛?
神迹和奇事: 故事中出现了哪些神迹和奇事?它们如何展示神的能力和信实?
通过深入研读《民数记》,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以色列人在旷野中的历程,同时也可以汲取关于信心、顺从、敬拜和神的应许的重要教训。
相关图谱:
源自:https://ccic-iowa.org/
谢谢观看《民數记》的 读经前简介。
希望在未来的13天里, 我们一起读完《民數记》
并且可以回答上面的几个问题